对于“多动症”这个词大家现在一定都不陌生,不能说是尽人皆知,起码也是儒妇皆知。比如说孩子在幼儿园不守纪律啦、不睡午觉啦,会被怀疑‘这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啊?’比如孩子在学校不服管教啦、行为不符合要求啦、给老师带来什么麻烦啦等等,这些孩子也会被建议‘去医院看看吧,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啊?’再比如当我们想要静静,而孩子静不下来的时候,我们会丢给孩子一句‘你有多动症吧?’


那到底什么是多动症?‘多动症’一说从何而来呢?

一、什么是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障碍(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多动性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一种常见的精神失调状况,目前常见的案例以儿童为主,但此类状况也会在成人身上出现。

在7岁以下,约有3%至5%的儿童会出现症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世界通用疾病分类手册》第十版称此症为「过度活跃症」(Hyperkinetic Disorder),分类编号为F90,一般又俗称为「多动症」、「过动儿」。


二、‘多动症’一说从何而来

早在一百六十多年前的1845年,法国精神科医生霍夫曼写了一本书《蓬头彼得》,描写了一个活动过度的儿童,这提醒人们对儿童躁动不安的关注。一个世纪后的1947年,有专家猜测儿童多动是由脑损伤引起的,故将该现象命名为“脑损伤综合症”;由于这样定义不足以解释大脑从未受伤的孩子们好动的表现,脑损伤之说行不通,就有人提出这是“脑轻微损伤”的结果。但由于“脑轻微损伤”说在许多儿童的生理检查中根本找不到,在成长过程中也无迹可寻,于是就离开大脑,提出“行为功能障碍”,但这个名称由于概念太模糊,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禁止。但儿童行为不乖已被医疗界认定为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1962年一个国际儿童神经科学工作会议决定在本病病因尚未搞清之前,暂时定名为“轻微脑功能失调”(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简称MBD)。1980年,美国公布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中,将此命名为“注意缺失障碍”(AttentionalDeficit Disorder简称ADD),最后在1987年美国精神科医生发明出现在最广泛的名称“注意缺陷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


名称有了,那‘多动症’的症状有哪些呢?这些症状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一、‘多动症’的症状有哪些呢

以下三个量表是目前使用较多,用来评估儿童多动症的“诊断量表”:

其一、美国简化康奈尔儿童行为量表:

①活动过多.一刻不停。()
②兴奋活动,容易冲动。()
③惹恼其他儿童。()
④做事不能有始有终.()
⑤坐立不安。()
⑥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
⑦必须立即满足要求、容易灰心丧气。()
⑧经常易哭.()
⑨情绪变化迅速剧烈。()
⑩勃然大怒或出现意料不到的行为。()
诊断:以上各项分别填写分数:0分—没有;1分—稍有;2分较多:3分很多;总分超过10分有诊断意义,为阳性。

其二、上海市多动症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多动症行为量表:
①上课时坐立不安.()
②上课时经常讲话.()
③上课时小动作多,()
④发言不举手。()
⑤不专心,东张西望,易因外界干扰而分心。()
⑥情绪变化快易与人争吵.()
⑦常惹人干扰人活动。()
⑧不能平心静气玩耍。()
⑨做事心血来潮,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往往有始无终。()
⑩做事不计后果如何。()
⑾随便拿父母钞票,或在外偷窃。()
⑿丢三落四,记忆力差.()
⒀学习成绩差.()
⒁说谎、骂人打架。()

诊断:以上项目按频繁或严重程度分别填3、2、1,无此表现者填0,以10分以上为阳性。
其三、美国精神病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
⑴、常常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不停扭动(少年可仅限于主观上感到坐立不安)( )
⑵、要求静坐时难以静坐( )
⑶、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 )
⑷、在游戏或集体活动时不能耐心地排队等候上场( )
⑸、常常别人问话未完既抢着回答( )
⑹、难以按照别人的指示去做事,不是由于违抗行为或未能理解,如不做家务等( )
⑺、在做作业或游戏中难以保持注意力( )
⑻、常常一件事未做完又换另一件事( )
⑼、难以安静地玩耍( )
⑽、经常话多( )
⑾、常常打断或干扰他人活动,如干扰其他儿童的游戏( )
⑿、别人和他讲话时常似听非听( )
⒀、常丢失学习或活动要用的物品,如玩具、书、作业本等( )
⒁、常常参与危险活动而不考虑后果,如乱跑到街上去而不顾周围等( )


诊断:在7岁以前起病,病史已有半年以上,并具备上述指标8条以上者。 

这几个量表每个都有条目10-14条,得分8-10分即为阳性。也就是说即使每一条或多或少有一点点,得1分,就“阳性”了,孩子就是病儿。
 

看了这几个量表,不知道我们的爸妈们此时的心情如何,罗列出量表中的症状,不难算出,一个处在童年期的孩子用这几张量表来测,每样都不严重,都有一点点,平均各项得分为“1”,那么也一定是个多动症儿童。

我突然想提问:“以上量表中一条都没有的孩子家长请举手。”

目前国内外的儿童多动症的诊断主要是医生和家长的谈话、对儿童的直观观察,医生依据家长或老师做出的诊断量表,根据量表的得分,即可判断孩子是不是多动症。

如此看来,多动症检查基本上都是来自主观判断,客观依据较少。当然也有医院的医生会做脑神经检查和生物指标化验,但这些对大多数体格无明显缺陷以及各项生化指标均在正常值的儿童,可见并无多大意义,且多动症有着尚未明了的生物性起源。


二、这些症状是怎么形成的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儿童流行病”,它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生病’?历经一百多年的研究,解释越来越多。

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虽然对多动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还不是完全清楚其发病的原因。也就是说多动症之谜还没有完全被揭开!

就我目前可以收集到的资料,可导致儿童多动症的原因如下:

其一,大脑中的化学变化。

有专家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一般孩子,患了ADHD的孩子特定脑区在尺寸上小了约5%至10%,也在大脑中检测到了化学变化。

其二,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

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脑内神经递质浓度降低,削弱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活动,使孩子动作增多。 

其三,脑损伤或脑发育不成熟导致的脑功能轻微失调。

有研究表明,大约85%的患儿是由于额叶基底核系统或尾状核功能障碍所致,包括:
(1)母亲孕期疾病:高血压、肾炎、贫血、低热、先兆流产、感冒等。(2)分娩过程异常:早产、难产、钳产、剖腹产、窒息、颅内出血等。(3)生后1-2年内,中枢神经系统有感染、中毒或脑外伤的患儿,发生多动症的机会较多。

其四,遗传因素。

一部分观点认为,先天体质缺陷和器官异常、染色体异常、父母的精神病等遗传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孩子的脑功能,造成其先天体质缺陷,从而导致多动。

大约40%多动症患儿的父母及其同胞和其他亲属,曾在他们童年时也患过此病,同卵双生儿中多动症的发病率较异卵双生儿明显增高,多动症同胞比半同胞(同母异父、异母同父)的患病率高,而且也高于一般孩子,这均提示遗传因素与多动症关系密切。

其五,环境与教育因素。

近年来,许多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及早期智力开发过量,学习负担过重,使外界环境的压力远远超过了孩子的能力承受范围,这也是当前造成儿童多动症(注意力涣散、多动)的原因之一。

此外,家庭结构松散、矛盾冲突多、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偏于拒绝、过度保护等,都有可能诱发儿童多动症。、

其六,饮食习惯。

研究发现,多动症与儿童饮食中含有的氨基酸多少有关。儿童摄入含有过多酪氨酸或色氨酸的食物,如驴肉、鱼片、干贝、奶酪、鸭掌、猪肉松、腐竹、豆腐皮等,都可能诱发多动症。
儿童摄入含有过多调味剂、食用色素以及水杨酸等化学物质也可能诱发该病。此外,儿童摄入含铅量过度的食物也会导致多动。临床检测多动症孩子血中维生素、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而血铅含量过高。


看到这儿,不知道您是否对‘多动症’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此多的原因可能诱发多动症,那么无疑给多动症的诊断出了个很大的难题。

作为家长,我们只能通过学习尽可能多的了解多动症,才能成为孩子更强更有力的守护者!


静请关注:愈演愈烈的‘儿童流行病’----多动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