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年薪200万遭家暴10多年,练散打的老公一不顺心就打她》

最近看了这篇新闻结合最近做的一个心理咨询个案,谈谈自己的感受:

被家暴的人大多数是女性,她们今天苦苦忍受家暴的苦楚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与原生家庭和父母有着很大的关系,当然,施暴者也是受害者,是不成长的受害者;

希望更多的被家暴女性从频频爆出的家暴事件中觉醒:

——很多女性,在持续的家暴中以为是自己不好惹得对方施暴;

——很多女性,缺乏心理学基本知识,不知道施暴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和人格缺陷;

——很多女性,担心施暴者打击报复自己的家人,长年隐瞒对方家暴,自己默默承受;

——很多女性,害怕舆论和别人的议论,委曲求全,身心在长期的家暴中收到伤害;

——很多女性,还不知道2016年3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

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中尊重对方、不侵犯对方享有的权益是社交底线;

但是在家庭中,有的人可以打着爱的幌子随意侵犯和践踏他人的身心尊严?

有的人忍气吞声、教给对方如此对待自己?

有的父母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在这种家暴下经受摧残?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年薪200万遭家暴10多年

  练散打的老公一不顺心就打她

  小敏(化名)是一位企业高管,年薪200万。

  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刚实施,她找到了小姚律师。她去的时候,身上带了四五个本子,几乎每一本记的都是她的血和泪——老公每一次打她的时间、地点、经历、受伤情况。

  小敏老公是练习散打的,结婚10多年来,只要老公心情不好、夫妻俩闹矛盾了或者因家庭问题意见不合,老公都会用拳头解决问题。

  练过散打的老公,出手力度之重可想而知。每次挨打,小敏都没有报警,也没有去医院,如果伤不重,她就自己去药店买一些跌打药涂一下或者膏药贴一下;挨打重了,她在床上躺几天(因为是高管,上班比较自由)。

  “她都通过自愈的方式疗伤。身上的乌青一时消除不了,她就穿长衣长裤遮起来,脖子上的伤痕她就用围巾遮住。”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网络图(图文无关)

  律师问她为什么10多年一直没有报警?她说,10多年来,她想过反抗,但碍于面子以及考虑孩子的将来,她都没有报警,而选择保持沉默。

遭遇家暴多年的大学教授说

  从没想到过遭受家暴不是自己的错

家暴施暴者也许有着性格缺陷或人格障碍

看到最近媒体又炒出的这条家暴的新闻,不禁想起自己最近有经历的一个心理咨询案例,在这里,经来访者同意,并本着对来访者隐私保密的原则,对案例信息做了加工处理,希望帮助到更多不知道家暴后面的心理因素的受害者们:

01.妈妈一样的女友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02.打的轰轰烈烈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03.“打人,不是我故意的”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04.“不打人时,对我还不错”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05.人格障碍的症状之一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06.施暴者次次上演“跪地求饶”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07.自己太懦弱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08.不敢分手,害怕他伤害我父母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09.“他还爱我吗?”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10.“要不要原谅他?”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11.“他去酒吧,我开始心疼他了”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

结语:

本案例主人公只有20多岁,被家暴1年多了;自己的身心也备受摧残;她所遭遇的这些和她自己的性格和家庭成长背景有很大关系;她宁愿自己忍着也不愿告诉父母;后来的咨询中了解到他的男友父亲是日本人,从小他就被周围的人欺负殴打;他在职场和朋友面前一幅谦谦君子、毕恭毕敬的高雅形象;可是打起她来毫不手软。他的这种心理不平衡与其成长过程和环境密不可分,需要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持续帮助进行调整。

人格障碍:

《诊断统计手册 》( DSM-ⅴ)人格障碍12种类型之一。
据调查资料表明,具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数占心理障碍总人数的5.8%,由于这种人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持否认态度,实际情况可能要超过这个比例。

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这一问题时,自己也是很难改变。自己经常难以自拔,陷入难言的痛苦中。

当向外界求助时,别人的指导难以维持太久,继而又陷入从前的状态。

自己也经常以多种方式疏通自己让自己走出困境但是很难。

需要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持续帮助进行调整。

寄语:

在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或多或少有着匮乏、不足、 不安的部分。

如果我们没有看到自己内在的不安,就很容易把它转化为理想化的眼光,要求自己或期待他人是完美的、理想的。

其中,最容易在两性关系上, 不经意中把 它们投射出去,放在对方身上;时间久了,就容易滋生压力,冲突和矛盾。

当我们 没有觉察和成长时,我们总在外面,在他人身上找爱讨爱。

觉察和成长后,我们会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在自己的心田里播种爱,耕耘爱。 当我们越来越接纳自己,了解认识自己时,我们对他人也就会越来越接纳和理解,我们变得包容,真实,自由,平等,我们就已经在转变;爱就会自然地流淌出来,爱就在真实发生了。

——姚刚 心理咨询师

人的行为和语言无非是在表达着两种语言:

给予爱和索取爱。